- 創傷事件出現時,能否安然渡過事件可能會視乎個人培訓、經歷或者是否迅速回應而定。
- 無論身體有否受傷,如果曾經遭遇創傷事件,承認精神創傷亦會引發情感傷害,這是十分重要的。
創傷事件出現時,能否安然渡過事件可能會視乎個人培訓、經歷或者是否迅速回應而定。隨著事件逐漸呈現眼前,亦可能取決於危害出現時所身處的境況。
無論身體有否受傷,如果曾經遭遇創傷事件,承認精神創傷亦會引發情感傷害,這是十分重要的。從創傷事件倖存往往會牽涉到複雜的情緒反應,並產生痛苦的感覺,且於事件發生後難以恢復日常生活。上述情況稱之為「倖存者反應」。
創傷事件通常會產生甚麼常見的倖存者反應?
倖存者對創傷事件可能會出現若干常見的情緒反應:
- 內疚和自責:認為自己得以生存是他人傷亡的代價
- 毫無價值:認為他人特別、良善、值得尊重,或具有特殊才能,才應倖免;但卻認為自己並不符合以上條件
- 我並不應該倖存:認為自己應與他人一同身亡,並且不應存活,導致自己無法恢復以往的生活
- 無法再過以前的生活:驚心動魄的異常事件並不應該出現在以前的生活,且認為太多人的生活已經永久改變,使自己無法重過日常生活處理一般問題,而身邊的人未必會明白
- 迷失方向:以前從未遭遇相似的經歷,所以並不清楚一切發生的事情有何意義
- 憤怒並責怪他人:經常會不斷思索甚哪些人應對錯誤承擔責任,連帶強烈的怒氣責怪他人,例如緊急服務、政府或其他掌權者等。上述感受可能會使人難以接受事件,引致悲痛不斷持續
- 正面反應:可能認為艱難渡過創傷事件會對自己產生強烈的正面影響,讓自己覺得:
- 生活有了新的意義(可能事件啟發自己對人道主義或精神價值的看法,或者對此產生的感受更強烈)
- 感激每日發生的事情,並且不再視之為理所當然
- 對人生意義有了新的體會,並會善用所有的時間
- 對親友之間的關係表現出更多感激之情
- 更重視社區群體。
創傷事件倖存者皆會經歷以上感受,包括義工、目擊者、先遣急救員、家屬和醫療護服務提供者等。
遭遇創傷事件後為何會感到難以重過以往的日子
親歷傷亡事故會觸法極度嚴重的情緒反應,令自己難以鼓起動力重新處理日常事項。這些情緒既陌生又強烈,並且特別需要關注,但對日常生活並不牽涉任何關係。
因此,舊日子不再如以往一樣重要。如果無法表達或理解現有的複雜情緒,則會感到茫然,並對以往的生活脫節。
脫離的感覺可能來自親近的人、如工作或社交生活等的活動,或者來自往日具有意義的事物,例如宗教、興趣、運動等。此外,對遭遇創傷事件前的自己會產生隔斷的感覺。
對創傷事件後出現的倖存者反應,應何時尋求幫助
倖存者遭遇創傷事件後,產生不同反應十分正常。然而,如果事發後數星期並沒有著手解決問題,則會非常痛苦。對於部分人而言,則會構成精神健康疾病(或者加劇創傷事件發生前已罹患的精神病),例如創傷後壓力症、抑鬱症反應,或者焦慮症等。
從受訓的專業人士獲取早期支援有助避免併發症,並加快康復進度。如果出現下列情況,則請尋求專業協助:
- 個人反應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
- 創傷事件似乎不會逐漸消失,但對此的感受卻未減弱
- 無論如何理解,發生的事件並不合符情理
- 對昔日的喜好或具意義的活動不再感興趣
- 自我隔離
- 難以入睡、進食,心情、人際關係大受影響,對工作或休閒活動難以提起精神
- 不斷感受到強烈情緒,例如憤怒、恐懼、責備、爭執等
- 產生自我懲罰或自殘的念頭,或者反常地冒險。
面對不同倖存者反應的自我幫助
如果目前在面對因創傷事件造成的不同倖存者反應,可做數項事情幫助自己。
- 向不會對自己妄下評語並願意鼓勵的人士傾談講出個人感受有助自己退後一步,以更清晰準確的角度看待事件。
- 切勿嘗試勸服自己隱藏反應,反而應該接受並嘗試理解,且給予時間讓自己慢慢忘記,但應該留意以邏輯的方式思考未必能夠克服對創傷事件構成的情緒反應。
- 接受自己「只是凡人」的事實。當時情況所允許的,就是任何人於緊急情況可以做的一切。
- 嘗試不與他人比較,皆因各人的情況不盡相同。不妨試試自行評估身處的景況,並且不要期待超過力所能及的範圍。
- 請勿定立高成效的標準以「減少」內疚感,如此行實在難以減輕毫無價值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試試正視驅動感受的因素。
- 嘗試將這些體驗接納為人生歷程的一部分,而並非須要解決或解釋的問題。
求助途徑
- 家庭醫生、精神健康專家,例如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輔導員或社工等
- 當地社區醫療中心
- 澳洲心理學協會轉介服務(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Referral Service) 電話 1800 333 497
- 澳洲創傷後精神健康服務中心(Phoenix Australia Centre) 電話 (03)9035 5599
- 傷痛輔導服務中心網址(Centre for Grief and Bereavement) 電話 1800 642 066
一般電話輔導服務能夠提供建議:
- 生命熱線(Lifeline) 電話 13 11 14
- 悲痛服務熱線(GriefLine) 電話 1300 845 745
- 不再憂鬱(Beyond Blue) 電話 1300 22 4636
- 候命護士(NURSE-ON-CALL) 電話 1300 60 60 24:提供專業醫療資料和建議(7日24小時全天候開放)
詳情請瀏覽: